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近思远观”和“融通汇合”--20世纪30年代话剧《怒吼吧,... 收藏

“近思远观”和“融通汇合”--20世纪30年代话剧《怒吼吧,中国!》的舞美艺术

The Stage Art of Huaju in the 1930s: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Roar,China!

作     者:张亚丽 ZHANG Yali

作者机构: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出 版 物:《戏剧艺术》 (Theatre Arts)

年 卷 期:2023年第6期

页      面:170-180,I000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戏剧学院院级科研项目“中国话剧舞台美术现代性研究(1919—1949)”(YNYB2201)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20世纪30年代 怒吼吧中国 舞台美术 

摘      要: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话剧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中国话剧家在借鉴与探索中逐步确立了现实主义舞台美术的主体地位,中国话剧剧场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得以肇创。上海戏剧协社于1933年创作出品的话剧《怒吼吧,中国!》是彼时期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该剧从一个侧面映照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舞台美术的两大时代特征:“近思远观和“融通汇合。以该剧为代表,中国戏剧家注重借鉴外国舞台布景的优秀成果,注重舞台美术各分支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注重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的协同性,使得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舞台美术迅速呈现出崭新面貌。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