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缺失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 版 物:《分子植物育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年 卷 期:2023年
基 金: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04-PS14) 中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卓越人才(团队)项目(20210509012RQ) 吉林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2300301)共同资助
摘 要:大豆作为中国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较低,合理的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探索不同基因型大豆生理及产量性状对氮、磷、钾缺失的响应,在公主岭生态试验区建立了大豆长期连作定位试验,以北方主推的4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吉林30’、‘吉育86’、‘长农13’、‘杂交豆5号’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氮磷钾全施(NPK)、缺钾(NP)、缺磷(NK)、缺氮(PK)及不施肥(CK) 5个处理,在大豆的R4期和R6期研究其叶绿素含量,在大豆的R6期分析其光合特性,在成熟期进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肥料贡献率的分析。本研究表明:各处理生理及产量指标均表现为,缺氮处理(PK与NPK)处理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大豆的自身固氮作用有关,整体上不缺钾处理(NPK, PK和NK)下各指标显著较高,缺钾处理(NP和CK)较低。‘吉林30’和‘吉育86’在施PK肥表现最好,产量分别为1227.63 kg/hm2和1471.00 kg/hm2;‘长农13’和‘杂交豆5号’在施NPK肥表现最好,产量分别为1610.00 kg/hm2和1764.11kg/hm2。不同肥料的贡献率有着明显差异,在这三种肥料中,钾肥对作物的产量贡献最大,‘吉林30’钾肥的贡献率为13.0%,‘吉育86’钾肥的贡献率为10.3%,‘长农13’钾肥的贡献率为11.4%,‘杂交豆5号’钾肥的贡献率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