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英国早期“中国戏剧”观念——以《老生儿》英译、评论与编演为中... 收藏

英国早期“中国戏剧”观念——以《老生儿》英译、评论与编演为中心

The Concept of "Chinese Drama"in Early Britain: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Criticism,and Adaptation of Laou-Seng-Urh

作     者:许双双 Xu Shuangshuang

作者机构: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 版 物:《中国比较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年 卷 期:2023年第3期

页      面:45-5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项目编号:20&ZD283)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中国戏剧观念 德庇时 《老生儿》 《刘员外》 

摘      要:19世纪英国汉学家德庇时翻译的《老生儿》是首部直接从中文原典译为英文的元杂剧,也是欧洲第一部中国“喜剧译本。《老生儿》是作为“纯文学被译介给英国读者的,但当时英国知识界对《老生儿》的接受裹挟着中英两国复杂的外交、贸易语境。长期以来,英国人将《老生儿》视为解读中国的工具,忽略它作为通俗文学的娱乐功能,直到1923年,帕克斯·罗伯逊将《老生儿》搬上欧洲舞台。罗伯逊用西方话剧形式搬演中国元杂剧,完成了从改编到演出的全过程。本文通过考察《老生儿》从翻译、批评到改编、上演的完整跨文化戏剧之旅,呈现《老生儿》在英国的传播与接受语境,讨论英国社会围绕《老生儿》译本而形成的中国戏剧观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