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德国汉学家马仪思的中国艺术考察与民族民俗文物收集(1933—... 收藏

德国汉学家马仪思的中国艺术考察与民族民俗文物收集(1933—1946)

German Sinologist Ma Yisi's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Art and his Collection of Ethnic Folk Cultural Relics(1933-1946)

作     者:李倩倩 Li Qianqian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 版 物:《民族艺术》 (National Arts)

年 卷 期:2023年第174卷第5期

页      面:5-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4[法学-民族学] 030405[法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3[法学] 

基  金:四川大学2035先导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区域历史与考古文明”(2035xd-02)阶段性成果。 

主  题:马仪思 民俗研究 管平湖 东城班皮影 民俗文物 

摘      要:通过整理美国加州大学伯格利分校菲比·赫斯特人类学博物馆、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三家机构所藏德国女汉学家马仪思博士(Ilse Martin Fang)于1933—1946年间在我国广州、北京、南京、内蒙古等地收集的一批反映中国北方民风民俗的物件,可厘清20世纪40年代马仪思开展荷包研究、古琴研习与北京东城班皮影收藏的过程与细节。由马仪思对中国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与民间艺术开展的调查研究可见:一、马仪思开展民俗民族文物收集的动因既源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研究旨趣的指引,也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全球民俗学、人类学、博物馆学演进与发展的影响;二、其进行古琴研习与收藏活动的目的是在中国面临民族与文化双重危机的背景下,自发收集类型完整的物质与非物质民俗材料,以保存物质见证,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她曾尝试将物件本体、艺术实践过程与社会语境观察进行有效统合;三、马仪思所集物件的特点是,类型丰富,以见证物而非商业价值为主导。藏品既包括反映使用功能、制作过程、艺术与工艺价值的手工艺品,也涵盖大量反映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北方居民生活方式的日用品。围绕马仪思的个案研究有助于揭示这批新材料的重要研究价值,将20世纪中国及西方民俗学、人类学、博物馆学的发展进行整体观察,以丰富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路径的认知,并对全球视野下民俗民族文物收藏、研究的视野、方法与意义进行再思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