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州县等第的时空变化及其地理意义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the Prefecture and County Tiers in Tang Dynasty and Their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s作者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出 版 物:《历史地理研究》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年 卷 期:2023年第43卷第3期
页 面:8-30,155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整理与疫灾文化研究”(21VJXT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疫灾历史地图集》研究与编制”(12&ZD145)
摘 要:州县等第是反映州县政治地位和人口、经济规模的重要指标。对唐代339个州、1607个县等第的时空分异进行历史计量和GIS分析,得到若干结论。(1)唐代府与辅、雄等州,赤、畿、次赤、次畿等县数量相对稳定,上、中、下各等州县数量变动频繁;唐后期升等州县数多于降等州县数,开元至元和间变动最为剧烈。(2)州县等第空间分异“北高南低,关中平原有最高值;时间变化“北降南升,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上升最显著。(3)国都附近州县等级受政治因素影响最大,边疆要塞、交通咽喉州县等级受军事因素影响最大,其他州县等级主要受经济因素尤其人口规模影响,绝大多数是人口增减导致。(4)州县等第变化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全国政治、人口、城市、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