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RMS技术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及其在江苏太湖稻区的应用
Molecular Marker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Based on PARMS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aihu Lake Rice Area of Jiangsu作者机构: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0
出 版 物:《江西农业学报》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年 卷 期:2023年第35卷第8期
页 面:23-28,35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JBGS039)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22335)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NG201904)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基金项目(21008)
主 题:PARMS技术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太湖稻区
摘 要:以江苏太湖稻区的206份水稻育种高代稳定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PARMS技术开发并应用了针对抗稻瘟病基因(Pi2、Pib、Pita、Pik)的分子标记,通过对水稻材料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分析了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太湖稻区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抗性基因与田间诱发穗颈瘟抗病性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抗性基因Pib、Pita和Pik在供试材料中分布广泛,检出率分别为98.06%、85.44%和40.29%,而Pi2基因的检出率则较低,仅为26.70%。在抗性基因组合中,以“Pib+Pita组合材料最多,占比84.47%;3个基因组合中以“Pib+Pita+Pik的材料最多,占比34.47%。由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可知,多基因聚合对稻瘟病的抵抗力明显增强,同时存在2个基因“Pib+Pita的中抗级别以上材料48份,存在3个基因“Pi2+Pita+Pik的中抗级别以上材料47份。相关性分析表明,Pib和Pik基因与穗颈瘟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而Pi2和Pita基因的相关性不显著。本研究结果对于制定江苏太湖地区更有效的稻瘟病防治策略,以及进一步研究抗病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