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数字交往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忧及其应对策略——基于... 收藏

数字交往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忧及其应对策略——基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作     者:李亚楠 谭亚莉 

作者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市430074 

出 版 物:《民族论坛》 (Minzu Tribune)

年 卷 期:2023年第2期

页      面:23-32页

学科分类:030504[法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4[法学-民族学] 03[法学] 030501[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402[法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1[法学-民族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  金: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庭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阶段成果 

主  题: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数字交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工作 

摘      要: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从交往基础、交往主体与交往范畴三方面揭示了交往在共同体和共同体意识生成中的作用,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提供了理论框架。数字交往时代背景下,交往基础、交往主体和交往范畴已经发生巨大变革,这些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一致性、情感深刻性及价值聚合性。因此,需要通过吸引注意力流、实现精准投放、规避算法圈群等策略来规避数字交往带来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风险与隐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