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模拟炮制研究滇乌碱砂炒转化途径及其前后毒效变化 收藏

基于模拟炮制研究滇乌碱砂炒转化途径及其前后毒效变化

Transformation pathway of yunaconitine and toxic-efficacy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stir-frying based on simul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作     者:刘丛改 陶培 郑清洋 陈佳佳 周园园 陈蓉 王毓杰 LIU Cong-gai;TAO Pei;ZHENG Qing-yang;CHEN Jia-jia;ZHOU Yuan-yuan;CHEN Rong;WANG Yu-jie

作者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137 

出 版 物:《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 卷 期:2023年第54卷第20期

页      面:6671-668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YJ0131) 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QJRC2022046) 

主  题:乌头属 炮制 滇乌碱 砂炒 pyroyunaconitine 心律失常 急性毒性 HPLC 半数致死量 

摘      要:目的研究滇乌碱在砂炒过程中的结构转化途径,比较滇乌碱与转化产物的急性毒性和转化产物的抗心律失常活性。方法采用HPLC法筛选出滇乌碱发生结构转化的温度和时间参数,通过柱色谱法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分离鉴定出滇乌碱的砂炒转化产物;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比较原型成分和转化产物的毒性强弱;采用乌头碱建立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明确转化产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温度、时间样品的HPLC色谱图,筛选出滇乌碱在140~180℃,加热5~30 min时发生结构转化;分离、鉴定出滇乌碱的砂炒产物pyroyunaconitine;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滇乌碱的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为0.353 mg/kg,pyroyunaconitine的LD50为62.563 mg/kg,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抗心律失常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炮制产物pyroyunaconitine剂量的增大,大鼠的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潜伏期延长,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发生率降低,心律失常完全抑制率逐渐升高,呈剂量相关性,表明其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论砂炒过程中,滇乌碱的C-8位脱去乙酰基,生成去8-去乙酰滇乌碱;接着,8-去乙酰滇乌碱的C-8位和C-15位之间脱水形成双键,生成pyroyunaconitine;pyroyunaconitine的毒性远低于原型成分滇乌碱,并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活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