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红壤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nutrients afte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degraded red soil regions作者机构:江西农业大学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5 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宜春市林业局江西宜春336000
出 版 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3年第43卷第8期
页 面:113-12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主 题:退化红壤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分析
摘 要:【目的】通过测定退化红壤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的土壤养分状况,探讨长期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明确其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在江西退化红壤森林植被恢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按照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自然恢复4种恢复模式,依据“均匀分布,随机布点的原则进行取样,共测定了89个样点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合GIS和地统计学分析开展相关研究。【结果】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在9.0%~56.1%之间,除了阔叶林的速效钾含量属于弱变异之外,其余均属于中等变异。自然恢复地的有效磷变异系数最大;阔叶林的速效钾变异系数最小。2)4种土壤养分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含量都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地(P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自然恢复样地;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自然恢复样地。在空间区域尺度上,有机质、碱解氮斑块特征显著,低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针叶林中;有效磷、速效钾分布相较均匀,其中有效磷在研究区北部和南部地区的针阔混交林中含量最高,速效钾在研究区东部地区含量较高。在今后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注重营造针阔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