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慢性乙型肝炎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收藏

慢性乙型肝炎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Real-world study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rst-line antiviral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作     者:常楚笛 董晨 赵素贤 苑喜微 张潇潇 赵丹丹 豆瑶 南月敏 Chang Chudi;Dong Chen;Zhao Suxian;Yuan Xiwei;Zhang Xiaoxiao;Zhao Dandan;Dou Yao;Nan Yuemin

作者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河北省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机制研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51 

出 版 物:《中华肝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年 卷 期:2023年第31卷第8期

页      面:855-86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基  金:2019年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277779D) 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项目。 

主  题: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安全性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恩替卡韦 

摘      要:目的明确一线口服抗病毒药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及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和脂质代谢、骨骼、肾脏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22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诊治的CHB 458例,分别采用TAF(175例)、TDF(124例)和ETV(159例)治疗,对比分析24、48周病毒学、生化学应答、肝脏硬度值(LSM)变化及骨骼、肾脏、血脂安全性。结果TAF、TDF、ETV治疗24、48周,HBV DNA载量分别较基线降低3.28、2.69、3.14 log10 IU/ml和3.28、2.83、3.65 log10 IU/ml,均较基线显著降低,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完全病毒学应答率依次为73.95%、66.09%、67.19%和82.22%、72.48%、70.49%;低病毒血症发生率为16.67%、21.70%、23.08%,应答不佳率依次为1.11%、3.67%、4.10%;ALT复常率依次为64.00%、63.89%、67.96%和85.33%、80.56%、78.64%,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F治疗48周患者LSM显著改善,P=0.022。随TDF治疗时间延长,血清磷水平逐渐降低,TAF治疗组肾脏、骨骼、磷代谢安全性好,未出现血脂异常及相关风险。结论一线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TAF治疗48周低病毒血症发生率最低,肾脏、骨骼及血脂安全性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