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厌氧氨氧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反差现象归因 收藏

厌氧氨氧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反差现象归因

Attribution of the contrast phenomena of ANAMMOX techniques 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作     者:郝晓地 杨万邦 李季 朱洋墨 HAO Xiaodi;YANG Wanbang;LI Ji;ZHU Yangmo

作者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荷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北京100044 

出 版 物:《环境科学学报》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 卷 期:2023年第43卷第9期

页      面:1-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2170018) 

主  题:厌氧氨氧化(ANAMMOX) 短程硝化(PN) 短程反硝化(PD) 控制技术 氧化亚氮(N_(2)O) AOB同步亚硝化及其反硝化 

摘      要:厌氧氨氧化(ANAMMOX)因无需氧气和有机物而被视为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以致学界对其研究趋之若鹜并愈演愈烈.然而,20多年过去了,过热的研究与少有的工程应用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一现象耐人寻味.因此,有必要对产生这种反差现象的原因进行理性分析,以期获得对ANAMMOX技术工程应用场景以及运行瓶颈的清晰信息.分析表明,ANAMMOX工程化步履蹒跚的主要原因为应用场景误区与运行控制难度.ANAMMOX技术定位于高氨氮(NH_(4)^(+))、低有机物(COD)浓度厌氧消化液或类似工业废水,即属于应用场景较小的小众技术.再者,实现ANAMMOX的关键是前端与之匹配的亚硝酸氮(NO_(2)^(-))积累,而这恰恰成为其运行成败的关键.尽管存在着多种让NO_(2)^(-)积累的方法,但实现其稳定运行最后均归结为精准的控制技术,因为ANAMMOX本身以及NO_(2)^(-)积累所需要的环境窗口均十分狭窄.另一方面,ANAMMOX过程本身并不产生强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温室效应为CO_(2)的265倍),但无论是短程硝化(PN)还是短程反硝化(PD)均涉及N_(2)O释放且量并不低,这就让原本可持续的ANAMMOX工艺蒙上了应用阴影.因此,对ANAMMOX的研究应适当降温,即使是针对性的应用场景也应重新评估其碳排放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