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微观蠕滑饱和的地铁线路钢轨波磨发生概率及发展特征 收藏

基于微观蠕滑饱和的地铁线路钢轨波磨发生概率及发展特征

Rail Corrugation Occurrence Probability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 Under Micro Creep Saturation of Metro Lines

作     者:王志强 雷震宇 WANG Zhiqiang;LEI Zhenyu

作者机构: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上海201804 

出 版 物:《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Transactio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5期

页      面:458-46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082301[工学-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772230) 

主  题:地铁线路 钢轨波磨 微观接触 蠕滑特性 磨耗 

摘      要:聚焦轮轨接触行为,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地铁线路上钢轨波磨的发生概率和发展特性.利用车辆−轨道多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并结合Modified-Fastsim切向接触算法,提出了蠕滑率饱和临界值用于分析轨面光滑和粗糙条件下不同曲率半径线路上的波磨发生概率.同时,采用Archard模型计算了轮轨接触斑的平均磨耗深度,进而分析了钢轨波磨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内外侧轮轨接触蠕滑在线路曲线半径小于450 m时均趋近于饱和,说明内外侧钢轨均具有发生波磨的可能性,而当线路曲线半径大于450 m时,钢轨波磨发生概率降低.轨面不平顺的存在能够导致轮轨接触产生反馈振动,从而提高轮轨系统钢轨波磨的发生概率.随着线路曲线半径的增加,轮轨接触斑平均磨耗深度趋于减小,且平均磨耗深度减小速率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说明曲线半径越小,钢轨波磨磨耗程度越大,磨耗速率越快.内外侧(左右侧)接触斑的平均磨耗深度变化相似,外侧接触斑的平均磨耗深度在小半径曲线上略高于内侧,表明内外侧(左右侧)钢轨的磨耗程度和磨耗速率基本相似,但考虑到内外侧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有所差异,外轨倾向于轨侧波磨,内轨则主要为轨顶波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