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河北磁县九龙口中中新世动物群中真犀的再研究 收藏

河北磁县九龙口中中新世动物群中真犀的再研究

Restudy of Rhinocerotini fossils from the Miocene Jiulongkou Fauna of China

作     者:李世杰 邓涛 LI Shi-Jie;DENG Tao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Vertebrata Palasiatica)

年 卷 期:2023年第61卷第3期

页      面:198-2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26000000,XDA20070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2102001)资助。 

主  题:河北磁县九龙口 中中新世 磁县拉尔泰犀 真犀族 

摘      要:现代犀牛都属于犀科中的真犀族,目前中国最早的真犀族动物化石记录是来自河北磁县九龙口中中新世的磁县“双角犀,化石材料为幼年头骨和下颌。分析研究认为:这个物种与现生的双角犀Dicerorhinus的确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头骨结构上的差异,不应该被归入现生属。九龙口的真犀其实更加接近欧洲中中新世的拉尔泰犀Lartetotherium,尤其是西班牙La Retama中中新世的材料,并应该归入该属。这一发现指示此时在欧亚大陆两端存在生物迁徙交流。九龙口动物群是中国中中新世目前唯一记录有真犀族动物的化石点,说明其环境相对湿润封闭,和当时中国更靠西北的化石点存在差异。研究发现鼻切迹位置是真犀族动物演化中具有较好演化水平指示意义的特征。现生苏门犀鼻切迹相对靠前以及其整体与磁县拉尔泰犀的相似性,指示这个属在与史蒂芬犀、披毛犀等更特化的双角犀分化后超过1000万年的演化历史中,只经历了比较小的形态学变化,这可能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环境相对稳定,选择压力较低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