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晚全新世以来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物质来源及古环境演变 收藏

中晚全新世以来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物质来源及古环境演变

Provenance and pal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of Minjiang subaqueous delta since the middle-late Holocene

作     者:徐勇航 李东义 程宇龙 李云海 XU Yonghang;LI Dongyi;CHENG Yulong;LI Yunhai

作者机构: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福建省海洋物理与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出 版 物:《应用海洋学学报》 (Journal of Applied Oceanography)

年 卷 期:2023年第42卷第3期

页      面:479-4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704[理学-海洋地质]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基  金: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三科2019007,海三科20190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6065) 

主  题:海洋地质学 中晚全新世 粘土矿物 物质来源 水下三角洲 闽江口 

摘      要:通过对闽江口南侧柱状样沉积物开展高分辨率的粒度、粘土矿物分析及AMS14C测年,揭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物质来源及古环境演变。中全新世(7 ka BP—4 ka BP)高海平面时期,梅花水道可能是闽江口南侧陆源物质输运的主要通道,沉积了以砂为主[(58.6±8.7)%]的沉积物,平均粒径为(3.76±0.49)φ,为较高能的沉积环境。期间,增强的浙闽沿岸流携带更多的长江物质沉积到闽江口,导致沉积物中蒙脱石含量增多。然而,到晚全新世(3 ka BP)海平面略有下降,梅花水道衰退,闽江口南侧的水动力条件减弱,形成以粉砂为主[(58.1±4.4)%]的沉积物,平均粒径为(6.30±0.32)φ。晚全新世浙闽沿岸流有所减弱,闽江口沉积物中的蒙脱石含量明显减少,而来自闽江的高岭石含量增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