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苏轼“和陶诗”的形式特征及其文体史意义 收藏

苏轼“和陶诗”的形式特征及其文体史意义

The F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Su Shi's“He Tao Shi”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Style

作     者:姜俵容 JIANG Biaorong

作者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出 版 物:《中国文学研究》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年 卷 期:2023年第3期

页      面:82-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5[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05[文学] 

主  题:和陶诗 次韵 副文本 正文本 形式特征 

摘      要:作为“和诗,次韵既要求“和韵又要求“和意,“和陶诗则突破了唱和对象的古今界限,使“和意朝着“道意方向发展,即注重表达作者主观意识。苏轼在“和陶诗中以“意统“韵,从而化韵脚的限制于无形。在平衡诗体与诗意的过程中,苏轼促进了诗歌正副文本功能的强化与转换。副文本记录诗意兴发方式,具有诗史功能、日记功能、书信功能、索引功能,并且建立起“和诗与原诗的联系,引导读者在师陶、学陶背景下阅读“和陶诗。正文本则由次韵诗向外的公共唱和功能、政治功能朝向内的道德自省功能、心理平衡功能转换。苏轼在“和陶诗中的上述探索对文体史具有重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