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试论通史与普世史的区别——以王夫之和鲍修哀的史学著作为对象 收藏

试论通史与普世史的区别——以王夫之和鲍修哀的史学著作为对象

Discussion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eral History and Universal History——Taking the Historical Works of WANG Fu-zhi and Bossuet as Objects

作     者:刘骏勃 LIU Jun-bo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出 版 物:《求是学刊》 (Seeking Truth)

年 卷 期:2023年第50卷第3期

页      面:170-18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203[历史学-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通史 普世史 王夫之 鲍修哀 

摘      要:鲍修哀是17世纪法国重要的神学家、史学家,Discourse on Universal History是他在历史学方面的代表著作。自20世纪初以来,国内不少译著和研究论著都将鲍修哀这部书的书名译作《通史论》或《世界通史》等,这是不太合适的。刘家和曾指出,中西之间有着重通史与重普世史的特点之不同。普世史固然必须以时间为经,但其重点却在共时性的普世的空间之纬;通史固然必须以空间为纬,但其重点却在历时性的时间之经。也就是说,西方思想中的Universal history(普世史或普遍史)与中国的“通史概念在内涵上有很大不同。中国的“通史思想其核心在于“穷变通久,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通古今之变。以王夫之为例,其史学著作虽属史论体,但特别注重对古今之变以及历史变化的辩证发展和深层原因的揭示,尤其是对变与常关系的深刻把握,使其成为继司马迁以来中国史学“通史精神的又一典型代表。作为与王夫之大体同时的鲍修哀,他的史学著作虽然在内容上涵盖古今广泛的时间,但指导思想却是基督教普世史的神学观念,把历史变化归于神意,未能体现出“通古今之变的思想,这是中西传统历史观念中的重要区别。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