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下肢缺血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变化 收藏

下肢缺血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变化

Variational trend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rat models of lower limb ischemia

作     者:曾绩娟 杨博华 朱凌群 李丽娜 李玉锋 陈圆 Zeng Ji-juan;Yang Bo-hua;Zhu Ling-qun;Li Li-na;Li Yu-feng;Chen Yuan

作者机构: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北京市100700 东直门医院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市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100029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09年第13卷第46期

页      面:9076-9079页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2[医学-免疫学] 10[医学] 

主  题:下肢缺血 大鼠模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变化规律 

摘      要:背景:组织缺血初期,机体通过代偿性调节与修复,实现血管的新生,使组织供血得以维持,在此代偿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目的:观察下肢缺血大鼠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缺血组织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特点及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4/11在东直门医院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将4周龄雄性SD大鼠4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对照组、造模后4h、3d、1周、2周及4周组。方法:将模型组大鼠用100g/L水合氯醛麻醉后行左侧股总动脉结扎离断术制作下肢缺血模型,于造模成功后4h、3d、1周、2周及4周抽取大鼠腹主动脉血5mL,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同时分离大鼠左小腿腓肠肌组织。对照组大鼠麻醉后直接取材。主要观察指标: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量、ELA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结果:缺血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缺血后4h即开始增多,3d时达到高峰,3d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量逐渐减少,至缺血2周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量最少,2周后缓慢回升,至缺血4周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量接近正常组织。缺血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立即下降,缺血后即刻至缺血4h下降幅度最大,缺血4h~1周下降幅度减少;缺血1~4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少量增加,至缺血4周时仍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至缺血4h迅速下降,缺血1周降至最低点,1周后缓慢升高的趋势。结论:大鼠后肢缺血后,缺血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呈现先升高-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呈现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即呈现血清水平低,局部组织水平高的特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