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河南省禹州地区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突变检测 收藏

河南省禹州地区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突变检测

Detection of knockdown resistance gene mutations in Aedes albopictus in Yuzhou,Henan province,China

作     者:母群征 华栋栋 李文玉 周欣欣 伦辛畅 李贵昌 王君 宋秀平 刘起勇 孟凤霞 MU Qun-zheng;HUA Dong-dong;LI Wen-yu;ZHOU Xin-xin;LUN Xin-chang;LI Gui-chang;WANG Jun;SONG Xiu-ping;LIU Qi-yong;MENG Feng-xia

作者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媒介生物监测与管理合作中心北京102206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00 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 

出 版 物:《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年 卷 期:2023年第34卷第3期

页      面:303-307,335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1010002-002)。 

主  题:白纹伊蚊 击倒抗性基因 禹州市 

摘      要:目的了解河南省禹州地区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突变情况,为白纹伊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0和2022年9月中旬在禹州地区利用双层叠帐法捕获蚊虫;依据形态特征鉴定蚊虫种类,提取白纹伊蚊DNA,通过测序法对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本次调查每年捕获40只共计80只白纹伊蚊。测序结果表明白纹伊蚊3个击倒抗性基因位点均有发现。1016位点存在由密码子GTA编码的缬氨酸(Val,V)突变为GGA编码的甘氨酸(Gly,G);1532位点存在由密码子ATC编码的异亮氨酸(Ile,I)突变为ACC编码的苏氨酸(Thr,T);1534位点突变等位基因型最多,包括由密码子TTC(Phe,F)编码的苯丙氨酸突变为TCC编码的丝氨酸(Ser,S)或TTA/CTC编码的亮氨酸(Leu,L);3个突变位点共包括10种基因型。3个突变位点均是以野生型纯合子为主,野生/突变型杂合子次之,突变型纯合子所占比例最低。共得到11种组合基因型,其中单个位点野生/突变杂合型组合基因型频率最高,为55.00%,3个位点的野生纯合型组合基因型频率为28.75%;双位点野生/突变杂合型基因型频率为8.75%,单个位点突变纯合型基因型频率最低,为7.50%。结论首次在禹州地区开展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突变检测,发现其基因突变率高且突变情况复杂,今后应在该地区开展深入调查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