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江南造山带湘西南段茶溪金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收藏

江南造山带湘西南段茶溪金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ite from the Chaxi Gold Deposit in Southwestern Hunan,Jiangnan Orogenic Belt:Implications on Ore Genesis

作     者:成玉亮 张宇 陈华勇 吴超 李宏斌 Sajjad Ahmad Shah CHENG Yuliang;ZHANG Yu;CHEN Huayong;WU Chao;LI Hongbin;SAJJAD Ahmad Shah

作者机构: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出 版 物:《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年 卷 期:2023年第47卷第3期

页      面:598-61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06[工学-冶金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705[理学-地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077)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1RC4055)联合资助 

主  题:绿泥石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成矿过程 茶溪金矿 江南造山带 

摘      要:绿泥石是热液矿床中的常见蚀变产物,被广泛应用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演化的反演。江南造山带湘西南段金矿床较为发育,但由于成矿过程和物理化学条件缺乏精细的制约,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茶溪金矿床是湘西南段近两年新发现的金矿床,以发育多世代的绿泥石为特征。基于矿脉穿切关系、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其交代关系,该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石英‒绢云母‒黄铁矿(Ⅰ)、石英‒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Ⅱ,成矿主阶段)和石英‒白云石‒绿泥石(Ⅲ)三个阶段,且三个成矿阶段均有绿泥石产出,即Chl-Ⅰ,Chl-Ⅱ和Chl-Ⅲ。三世代绿泥石类型分别为铁绿泥石(Chl-Ⅰ)、铁镁绿泥石(Chl-Ⅱ)以及镁绿泥石(Chl-Ⅲ)。绿泥石地质温度计显示Chl-Ⅰ的峰值温度为180~200℃,Chl-Ⅱ和Chl-Ⅲ的峰值温度为160~180℃,指示其为中低温的热液成矿环境,且成矿温度具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绿泥石lgfO_(2)为-59.1~-48.8,主成矿阶段lgfS_(2)为-13.3~-12.1,表明该区绿泥石形成于低氧逸度和低硫逸度的环境,并且二者均表现出从成矿早期到主成矿阶段逐渐降低的演化趋势。茶溪金矿床矿物组合和围岩蚀变等特征明显有别于与岩浆热液相关的金矿床、SEDEX型金矿床,其地质特征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演化与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相似,推测茶溪金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