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土高原和六盘山区的林水协调多功能管理 收藏

黄土高原和六盘山区的林水协调多功能管理

Forest-Water Coordinated and Multifunctional Management of Forests in the Liupan Mountainous Area and Loess Plateau Region of China

作     者:王彦辉 于澎涛 田奥 韩新生 郝佳 刘泽彬 王晓 Wang Yanhui;Yu Pengtao;Tian Ao;Han Xinsheng;Hao Jia;Liu Zebin;Wang Xiao

作者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出 版 物:《林业科学》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年 卷 期:2023年第59卷第4期

页      面:1-1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8[工学] 0829[工学-林业工程]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705[理学-地理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21ZW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85,U21A2005,4216114400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宁夏六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主  题:森林服务功能 森林多功能管理 林水关系 干旱地区 黄土高原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摘      要:【目的】面对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国家要求,黄土高原等旱区的林业发展和植被恢复必须改变传统方式,增加考虑水资源的限制和对水资源的影响,关注森林的多种功能优化,探索如何克服长期存在的忽视水资源承载力、造林成活率低和生长不良、减少河川径流危及区域供水安全、整体功能低下等问题,实现森林多功能性的整体提升。【方法】针对深入理解林水关系和进行森林多功能管理的科技需求,自2000年以来在黄土高原的泾河流域和作为黄土高原区域重要水源地的六盘山土石山区,围绕“结构、“格局、“过程、“耦合、“尺度等关键内容,在从单株到区域的多个空间尺度上,采用观测对比、统计分析、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长期开展旱区森林生态水文和多功能管理研究。【结果】1)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森林多功能优化的定量精准管理,为此需深入理解和准确量化立地环境与林分结构对多种功能形成的影响,在考虑多种功能的相互作用和供需关系基础上明确各功能的重要性差异,通过科学设计和合理调控森林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格局而权衡优化相互竞争的多种功能,在保证森林本身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同时满足对主导功能及其他功能的需求。2)提出了旱区林水协调多功能管理的实现途径,即在管理决策时除继续考虑可造林土地面积、立地质量、可用造林苗木等限制外,增加水资源管理及多功能管理的决策内容,并嵌入到传统的森林单功能经营决策过程中,这涉及流域森林覆盖率(造多少?)、森林空间分布(在哪造?)、植被类型和树种组成(造什么?)、林分结构(怎么管?)4个决策层。3)按决策层梳理总结了相关技术成果,在确定黄土区流域合理森林覆盖率方面,将仅考虑年降水量限制的潜在森林覆盖率提升为同时考虑降水量与产流要求限制的合理森林覆盖率,这可藉助于有关统计关系及率定过的流域水文模型模拟;在确定流域内的森林合理空间分布方面,提出相关决策需增加考虑立地类型的产流差别及其造林响应,这可借助于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模拟结果或研发的区域植被承载力计算系统;在林分尺度的森林多功能管理方面,提出了5个决策步骤,即进行立地质量分类、确定各地类的主要功能及优先性、调查现有林分结构特征、诊断现有林分的结构与功能、编制面向结构与功能的管理计划;为给森林多功能管理提供参照和目标,提出了不同详细程度的多功能水源林理想结构,包括表示为“3×0.7+X的一般化理想结构(郁闭度0.7左右,0.6~0.8;地表覆盖度0.7以上;林木高径比0.7 m/cm以下,至少不超过0.9;X表示其他要求)、通过权衡多种功能和林分稳定的需求而确定的华北落叶松中龄林多功能合理密度、基于主要功能的变化规律和重要性排序而确定的不同海拔和林龄时的华北落叶松林多功能合理密度。【结论】本文证实了林水协调多功能管理的理论先进性和技术可行性,是旱区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途径。通过深入认识和定量分析森林多种功能的变化规律,结合应用本文提出的管理技术,就可以科学设计和合理调节森林的数量(覆盖率)、质量(结构)和分布格局,整体提升森林的多种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但是,现有成果还有局限性,仍需针对各地情况开展更多理论与技术研究,助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治理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