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中-新生代岩石圈厚度演化
Mesozoic‑Cenozoic lithospheric thickness evolution in the central depression of Songliao Basin作者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 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作业二区内蒙古鄂尔多斯017300 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红井子作业区宁夏吴忠751506
出 版 物:《地质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3年第58卷第3期
页 面:798-80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基 金: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编号:PRP/open-21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2T150110) 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经费项目(编号:LBH-Z20007)资助
摘 要:岩石圈厚度演化为揭示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依据和重要信息。本文通过恢复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典型单井的热历史,利用实测的热物性参数和前人所确定的地壳分层结构,基于地热学相关理论计算了松辽盆地中-新生代主要地质时期的“热岩石圈厚度。研究表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热流演化有两个阶段:1)晚白垩世逐渐升温阶段,此期间热流逐渐增加,最终在白垩纪末期达到最大热流值;2)新生代以来的热流衰退阶段,此阶段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大地热流在此期间逐渐减少,现今热流平均为78.2 mW/m^(2)。松辽盆地岩石圈厚度在早白垩世为42 km左右,白垩世末期降低至36 km左右,现今岩石圈厚度增加至55 km。这主要是由于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整体处于东西拉张的环境中,地壳和岩石圈伸展减薄,导致白垩纪末期岩石圈减薄,此后盆地整体处于拗陷构造发育期,岩石圈再次增厚至现今的55 km。本文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松辽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演化的过程,为松辽盆地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依据,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