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际贸易中“一带一路”国家需求对中国的经济环境影响 收藏

国际贸易中“一带一路”国家需求对中国的经济环境影响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demand on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作     者:王连芬 梁筠怡 陈湘杰 周赛群 WANG Lianfen;LIANG Junyi;CHEN Xiangjie;ZHOU Saiqun

作者机构: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079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006 马里兰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学院College Park 20740 山东大学蓝绿发展研究院威海264209 

出 版 物:《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年 卷 期:2023年第43卷第5期

页      面:1249-12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206[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AJL007) 

主  题:绿色“一带一路” 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隐含碳强度 经济与环境协同 

摘      要:在绿色“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本文以隐含碳强度指标为核心,构建需求的跨境经济和碳排放影响综合分析框架,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对中国的经济和环境影响.结果显示,沿线国家需求对中国增加值、碳排放及总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能力正日渐增强.然而,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沿线国家需求结构中高隐含碳强度产业占比较高,导致其整体上具有更高的隐含碳强度,意味着当前中国需要排放更多的碳排放来获取分工收益;要实现绿色“一带一路愿景,南亚是关键区域,采矿和采石、石油、化学和非金属矿产、金属是关键产业;反映供应链的生产结构差异是沿线国家在中国具有高隐含碳强度的主因,表明供应链转型对构建绿色“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潜力.本文首次系统评估了沿线国家需求通过国际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和碳排放影响,明确了一个过往研究所忽视的绿色“一带一路挑战,从关键区域治理、关键产业治理和绿色供应链转型等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同时,本文开发的跨境经济和碳排放影响综合分析框架为后续其他环境指标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