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动静结合针刺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 收藏

动静结合针刺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PC-BPPV by dynamic and static acupuncture method com-bined with manual reduction

作     者:叶海敏 陈壮志 张鹏 YE Hai-min;CHEN Zhuang-zhi;ZHANG Peng

作者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长沙410005 

出 版 物:《针刺研究》 (Acupuncture Research)

年 卷 期:2023年第48卷第5期

页      面:494-49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湖南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No.2020XJJJ061) 湖南省临床医疗技术创新引导项目(No.2021SK51307)。 

主  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后半规管 动静结合针刺法 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动静结合针刺法配合手法复位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C-BPPV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对照组、针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30例。手法对照组采用Epley复位法进行手法复位治疗,针刺对照组在手法复位治疗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试验组在手法复位治疗基础上给予动静结合针刺治疗,两针刺组均选取百会、印堂,健侧的三间、中渚、后溪、外关,患侧的晕听区、风池,针刺每日1次,留针30 min,每6次为1个疗程,1疗程后休息1 d, 3组均治疗2个疗程。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评价各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的眩晕程度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效后的DHI评分、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与针刺对照组、手法对照组比较,试验组DHI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手法对照组比较,试验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法对照组、针刺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83.33%、86.67%,试验组的总有效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动静结合针刺法配合手法复位对于PC-BPPV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且在眩晕症状的改善速度及疗效持久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