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盛唐诗用事的比兴精神、创作范式及诗史意义 收藏

盛唐诗用事的比兴精神、创作范式及诗史意义

The Spirit of Bi-Xing(a rhetorical method of symbolic metaphor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writing),Creative Paradigm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Poetry History of Allusion in the High Tang Poetry

作     者:黄琪 Huang Qi

作者机构: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 版 物:《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年 卷 期:2023年第3期

页      面:207-21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5[文学]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盛唐‘兴象’诗学观念研究”(XJK21CDY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盛唐诗 用事 比兴 创作范式 诗史意义 

摘      要:盛唐诗用事以比兴诗学精神为根基,将汉魏文人诗中已存在的用事与兴寄结合的创作现象,升华为自觉的实践,纠正了南朝以隶事炫示富博的诗歌风气,也跳出了初唐五律的类书式、套路化的用事思路,并创造出殷璠所说的“无论兴象,兼复故实的艺术范式。盛唐诗以用事融合比兴,寄托当时士人在社会政治境遇中对进退出处等普遍性命题的思索,用艺术的方式实现了盛唐时代共同的文化人格。用事的意义也超出修辞层面,产生了民族文化心理上的价值。盛唐诗用事所达到的如盐化水的美学风格,揭示出诗歌语言功能与诗歌艺术境界之间的复杂关系。诗歌语言经历汉魏六朝的发展,至唐代进入收获期,盛唐诗具有将典故化为鲜明的自然意象的语言优势,达到用事入化。但相较于中唐至北宋诗歌语言功能的开拓造极,盛唐诗又是以抒情性为主、以语言功能为次的,在用事手法的错综变化方面尚有不够充分之处。就用事之法未广而言,盛唐诗或许有所不足,但就其创造的诗歌艺术境界而言又是完满自足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