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胸部CT征象演变及与野生型对照研究
Evolution of chest CT features of Omicron variant of COVID-19 and comparison with wild-type作者机构:天津大学海河医院天津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天津300350
出 版 物:《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adiology)
年 卷 期:2023年第46卷第3期
页 面:268-272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1JCYBJC00510)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资助(TJYXZDXK-063B,TJYXZDXK-067C)
主 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奥密克戎 野生型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和野生型(WT)变异株感染病人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总结Omicron病人胸部病变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病人的住院临床及影像资料,纳入2022年Omicron感染病人416例和2020年WT感染病人128例,2组分别有134、123例病人住院期间胸部CT发现肺炎。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表现、疫苗接种率、CT阳性率、CT视觉严重程度评分(VSS)及间隔时间。分析Omicron组134例病人出现肺炎的CT征象随时间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与WT组相比,Omicron组病人较年轻,咽痛和鼻塞症状者更多(均P0.05)。Omicron组疫苗接种率为89.66%,WT组均未接种疫苗。Omicron组病人入院首次和住院期间的胸部CT阳性率分别为14.42%和32.21%,均低于WT组病人(92.97%和96.09%)(均P0.05)。Omicron组首次阳性CT和高峰CT VSS评分均低于WT组,高峰CT的间隔时间[10(9,13)d]长于WT组[9(6,13)d](均P0.05)。Omicron组以胸膜下区磨玻璃密度为CT主要表现(急性期),肺实变随时间进展增多。发病10 d后小叶内间隔增厚、纤维索条、胸膜下线、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征象增多(机化期)。结论Omicron病人肺炎发生率低、范围小,高峰时间出现晚。部分CT机化征象有助于临床医生区分Omicron病程急性期和机化期,从而调整相应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