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8年冬季安徽省典型城市PM_(2.5)来源解析的数值模... 收藏

2018年冬季安徽省典型城市PM_(2.5)来源解析的数值模拟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_(2.5) in typical cities of Anhui Province in the winter of 2018

作     者:曹广翰 曹天慧 田旭东 施耀 何奕 CAO Guanghan;CAO Tianhui;TIAN Xudong;SHI Yao;HE Yi

作者机构: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7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杭州310012 

出 版 物:《地球化学》 (Geochimica)

年 卷 期:2023年第52卷第2期

页      面:147-15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长三角PM_(2.5)和臭氧协同防控策略与技术集成示范大气专项(2018YFC0213806)资助。 

主  题:PM_(2.5) CMAQ-ISAM模型 来源解析 安徽省 

摘      要:细颗粒物(PM_(2.5))是决定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污染物。随着近年来环保措施的实施, PM_(2.5)的来源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探究PM_(2.5)的主要来源及其贡献值对制定有效的PM_(2.5)治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使用CMAQ-ISAM模型,考察2018年冬季不同来源区域和来源种类对合肥市区PM_(2.5)及其关键组分的贡献。结果表明,合肥市区冬季PM_(2.5)的主要区域来源为长三角外的远距离传输(52.6%),其次为合肥市的本地排放(26.3%)和安徽省其他城市的传输(12.3%)。远距离传输对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C的贡献最大(57.9%、68.2%和69.5%),而铵盐和元素C主要来自本地排放(37.1%和52.9%)。合肥市本地及周边区域的6类排放源中,工业源对PM_(2.5)的贡献最大(21.3%),其次为农业源(11.6%),其中工业源的贡献主要来自本地排放,而周边区域农业源的贡献大于本地农业源。硫酸盐、硝酸盐和元素C的主要来源种类为工业源(33.9%、13.8%和38.6%),铵盐和有机C则分别为农业源(64.2%)和民用源(17.7%),其中工业源和民用源的贡献主要来自本地排放,农业源则为周边区域传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