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语义逻辑
The Semantic Logic of China,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作者机构: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出 版 物:《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3年第41卷第3期
页 面:61-73页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304[法学-民族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30402[法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1[法学-民族学] 05[文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甘宁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路径优化研究”(21BMZ066)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中华、中华民族基础上形成的概念,结合其语境表征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概念经历了人文地理到国家名称的变化,“中华民族概念是中国近代遭遇西方秩序的产物,其内涵也在汉族、国族、国民等多种层次间跳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各民族通常代替“中国民族“中华各(诸)民族成为推动各民族发展的“国家在场话语。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各民族认同聚焦的方向。客观认识中国民族理论语境下中华、中华民族及其中华民族共同体语义逻辑,有助于凝聚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