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小兴安岭南段翠峦杂岩体的成因及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 收藏

小兴安岭南段翠峦杂岩体的成因及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证据

作     者:杨元江 张立东 杨文鹏 李成禄 郭凤磊 赵寒冬 邓昌州 沈龙 

作者机构: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 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查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 版 物:《地质通报》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年 卷 期:2023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基  金: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科研项目(编号:HKY202301) 

主  题:杂岩体 锆石Hf同位素 岩石成因 小兴安岭南段 

摘      要:通过对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段中奥陶世翠峦杂岩体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特征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物质来源和构造背景。采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463±2)Ma和(462±2)Ma,时代为中奥陶世。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均具有高Si、高K富碱,贫Ti、Mg、Fe、P等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富集,高场强元素Ti、Nb、Ta、P、HREE亏损,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δEu=0.38~0.64),以上都显示岩浆的壳源特征。花岗闪长岩的锆石εHf(t)=2.4~ 3.4,数值集中且均分布于球粒陨石线之上,暗示岩浆源区为新生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1070~1128)Ma,证实该地区存在中元古代地壳增生事件。本次研究认为,翠峦杂岩体形成于洋陆板块俯冲的构造环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