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老旧社区的具身实践与地方认同——基于超越表征的整合视角 收藏

老旧社区的具身实践与地方认同——基于超越表征的整合视角

THE EMBODIED PRACTICE AND PLACE IDENTITY IN OLD COMMUNITIES: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BASED ON REPRESENTATION AND NON-REPRESENTATION

作     者:操小晋 刘春卉 余思奇 CAO Xiao-jin;LIU Chun-hui;YU Si-qi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210014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210037 

出 版 物:《人文地理》 (Human Geography)

年 卷 期:2023年第38卷第2期

页      面:69-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201[历史学-历史地理学] 12[管理学] 120203[管理学-旅游管理]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6[历史学] 07[理学] 070502[理学-人文地理学] 0705[理学-地理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196)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2SJYB0159)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22_0060) 

主  题:老旧社区 超越表征 具身实践 地方认同 日常生活 

摘      要:以徐州老旧社区为例,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质性方法,从超越表征的整合视角探究具身实践与地方认同的互馈机制,以回应表征忽视情境和非表征难以脱离再现的批判。研究发现:(1)居民在静态实践或视听触等感官系统的动态建构中感知人地关系,身体本身成为地方隐喻的载体。(2)社区与个人尺度的地方认同消解与建构引发实践场景的转变,“褶子除表征具身实践外,还拓展到具有情感价值的空间要素。(3)当作为“褶子单元的具身实践和场所象征累积为再现活力的“湍流,将重建社区的社会性联结并激发居民的实践意愿。超越表征的解释路径强调对日常生活的尊重和地方意义的培育,这有助于社区治理与地方认同的彼此增强和转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