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水稻-油菜周年两熟温光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and solar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riceoilseed rape double cropping system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作者机构: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土壤质量相城观测实验站江苏苏州215155 太仓东林农场专业合作社江苏苏州215400 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苏州215155
出 版 物:《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3年第49卷第5期
页 面:1327-1338页
核心收录:
基 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21(30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85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7)资助
主 题:长江流域 水稻–油菜两熟 籽粒产量 干物质产量 温光资源分配 资源利用效率
摘 要:为提升长江流域水稻-油菜周年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2017—2021年于江苏苏州布置田间定位试验,以中熟晚粳水稻-垄作摆栽油菜传统模式为对照,对比研究了新型迟熟中粳水稻-直播油菜模式干物质产量、水稻籽粒产量、温光资源分配和利用特征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常规模式相比,新型模式油菜季温和光生产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24.1%和20.6%,水稻季温、光生产效率无显著变化。新型模式下油菜干物质产量显著提高了18.2%,但水稻籽粒和干物质产量分别显著下降了17.6%和15.5%。常规模式中水稻和油菜两季积温分配率分别为63.9%和36.1%,积温比值为1.77;新型模式周年积温量减少588℃,其中水稻积温减少483℃,油菜季周年积温分配率增加了1.8%,两季积温比值下降为1.64。新型模式较常规模式增加周年效益31.4%,提高油菜种植效益2.2倍,而降低水稻种植效益17.4%。由此,以迟熟中粳水稻搭配后季直播油菜新型模式,可显著提高了油菜季产量、温光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提升周年种植效益。在兼顾粮饲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新型水稻-油菜模式可作为长期单一化水稻、油菜或小麦两熟制轮作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