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十五面铜鼓合金成分及显微组织分析 收藏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十五面铜鼓合金成分及显微组织分析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lloy composition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fifteen bronze drum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Anthropology Museum of Guangxi

作     者:覃椿筱 梁燕理 陈嘉 黄超 QIN Chunxiao;LIANG Yanli;CHEN Jia;HUANG Chao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 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南宁530028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 

出 版 物:《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年 卷 期:2023年第35卷第1期

页      面:67-79页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历史学] 060109[历史学-专门考古] 

基  金:广西民族博物馆科研课题(KYKT201702)资助 

主  题:铜鼓 合金成分 显微组织 

摘      要:为了解不同类型铜鼓合金成分及显微组织特征,使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对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15面铜鼓进行分析检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讨论各类型铜鼓合金配比与铸造工艺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石寨山型鼓为铜锡合金;北流型、冷水冲型与灵山型鼓为铜锡铅合金且铅锡含量较高,合金配比稳定;麻江型鼓锡含量均高,铅含量波动较大。显微组织观察显示,1面石寨山型鼓局部有滑移带及再结晶组织,2面麻江型鼓局部有滑移带,其余鼓全为铸态组织,α固溶体晶间分布(α+δ)共析体,皆有硫化物夹杂,多数存在数量不等的铅颗粒弥散或聚集分布,部分样品可见富铁相、氧化亚铜、自由铜颗粒。7面麻江型鼓均见较多缩松,位于样品截面中部。分析结果反映的不同类型铜鼓合金配比、夹杂物、铸造缺陷特征,可为铜鼓铸造技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