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武汉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生产的过程与机理 收藏

武汉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生产的过程与机理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PRODUCTION OF WATERFRONT PUBLIC RECREATION SPACE IN WUHAN

作     者:韩磊 谢双玉 HAN Lei;XIE Shuang-yu

作者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南京211189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武汉430079 

出 版 物:《人文地理》 (Human Geography)

年 卷 期:2022年第37卷第6期

页      面:183-19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3[法学] 030301[法学-社会学]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JA840018)。 

主  题:空间的生产 武汉市 滨水公共游憩空间 列斐伏尔 规训者—反规训者 

摘      要:城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是城市功能转型的典型代表。运用实地调研、访谈、批判性语篇分析等方法,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建立起贯穿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解构思路,从“规训者—反规训者视角分析了武汉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生产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1)武汉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的生产是规训者与反规训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结果,经历了由空间的表征主导的“游憩化规划阶段,由空间的实践主导的“水岸重塑阶段和由表征的空间主导的“流动秩序实践阶段;(2)多元利益主体在不同阶段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趋同性空间再造和自下而上的异质性空间实践,但政府始终主导着空间生产过程,保障了其游憩化、公益性方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