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我国数据安全法益保护:域外经验与立法路径 收藏

我国数据安全法益保护:域外经验与立法路径

Legal Interest Protection of Data Security in China: Overseas Experience and Legislation

作     者:蔡士林 CAI Shi-lin

作者机构: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 版 物:《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2年第39卷第6期

页      面:97-10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 03[法学] 030104[法学-刑法学] 

基  金:中国博士后第69批面上资助项目“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刑法规制研究”(2021M6934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大数据反腐败的法律协同机制研究”(2020SK3)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网络数据治理的刑法体系建构研究”(2022SJYB1117)。 

主  题:数据安全法益 独立保护 数据犯罪类型 域外经验 立法路径 

摘      要: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时代所有新兴技术由概念化走向商业化的核心要素,自然成为世界各国立法领域中的焦点议题。数据安全法益包含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有用性等内容,它们不仅指引刑事立法和司法,而且也成为佐证数据安全应当被予以独立保护的重要理由。检视域外典型的3种立法保护模式,不难发现它们虽存在形式上的差异,但本质上都将数据本身的独立刑法保护作为立法动因,不断细化数据犯罪的类型。相比之下,我国《刑法》立法理念更新缓慢,依旧坚守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为核心的保护体系;处罚漏洞明显,致使对数据犯罪的规制既不全面也不协调;司法适用混乱,人为地造成了罪名适用上的障碍。未来我国刑事立法应当以数据的技术特征和数据安全法益的内容为原理,归纳出数据犯罪的类型,从侵入型、破坏型、获取型和监督管理型4个角度出发,积极构建独立且全面的刑法规制体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