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脑功能活动的热集散点和暗网络:脑功能网络调控理论发展 收藏

脑功能活动的热集散点和暗网络:脑功能网络调控理论发展

作     者:林枫 刘娜 江钟立 

作者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江苏省南京市211100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出 版 物:《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年 卷 期:2023年第38卷第1期

页      面:130-13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71006[理学-神经生物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2255)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7STD006)。 

主  题:生物学标记 疾病诊断 静息态 功能连接 调控理论 脑功能网络 集散点 激活程度 

摘      要:脑(结构/功能网络的)集散点(hubs)有可能是潜在的(功能影像学检查)“热点(hot spots)吗?如果真有这样的热集散点,能为疾病诊断提供新的生物学标记,或者为疾病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干预靶点吗?2013年,Heuvel和Sporns^([1])提出了上述问题。它反映了脑功能影像“以激活程度来界定重要脑区这一基本准则所面临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迅速发展的脑功能网络建模技术手段和日益积累的脑功能连接研究。以功能连接的强弱或稀疏来界定重要脑区,是正在崛起的另一条准则。当两条准则并驾齐驱时,必然带来这种疑问。本文通过回顾暗质(dark matter)理论和静息态检测的历史来源与应用现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