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士人公共空间”及“子学阐释”之特征 收藏

论“士人公共空间”及“子学阐释”之特征

作     者:李春青 

作者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版 物:《江海学刊》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年 卷 期:2023年第1期

页      面:62-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10102[哲学-中国哲学]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阐释学的中外话语资源、理论形态研究与文献整理”(项目号:19ZDA264)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士人公共空间 子学阐释 否定性阐释 

摘      要:“百家争鸣是先秦“士人公共空间的产物。处于君权系统与庶民阶层之间的士人阶层具有与生俱来的“中间性特征,特定的历史语境赋予他们言说冲动、言说能力和言说自由,共同的文化传统与现实关怀则为他们提供了对话的可能性。这些都成为“士人公共空间形成的必要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公共空间中,“百家争鸣才成为可能。支撑这一“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或“公共理性表现为士人所共享的文化传统给予他们的文化常识和共同的现实问题所导致的“思以其道易天下的思想共识。但由于他们对“道的理解不同,甚至相互对立,所以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具有否定性特征。这就意味着,从阐释的特征来看,诸子之间的相互阐释基本上是一种否定性阐释。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