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观”《周易》三法
On the Three Methods of “Observing” the Zhouyi by Pre-Qin Confucians作者机构: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山东曲阜273165
出 版 物:《周易研究》 (Studies of Zhouyi)
年 卷 期:2022年第6期
页 面:44-5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2[哲学-中国哲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易图集成与研究暨数据库建设”(2018VJX003)
摘 要:“观其德义是孔子确立、后学继承的先秦儒家解读《周易》的基本原则。但具体如何“观,其“观法如何,孔子及其后学没有明言,学界亦鲜少研究。该问题对于研究儒家易学的起源、先秦易学的发展、“易经之学的形成都具有关键意义,不容忽视。先秦儒家“观《周易》约有三法:一是假借误读法。此法将《周易》言辞中某些字读为假借字,就此假借字而发挥义理,所得义理脱离《周易》古义,给人错误解读之感。二是象数分析法。此法突破《周易》“象思维的原始直观,将象数作理性分析、逻辑演绎,从而将《周易》卦爻辞纳入象数分析框架,生发义理。三是事理联想法。此法由《周易》卦爻辞字句古义出发,通过转化、类比等联想思维方式阐发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