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切开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of C-type incision to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neuroendocrine tumors作者机构: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内窥镜室泉州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影像科泉州362000
出 版 物:《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Endoscopy)
年 卷 期:2023年第40卷第1期
页 面:53-5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评价C型切开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C-type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C-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7月期间在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内窥镜室行ESD治疗的55例直肠NEN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C-ESD组(28例)与传统ESD组(27例),比较两组剥离时间、剥离速度、黏膜下层注射次数、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SD组剥离时间(13.8±4.2)min,传统ESD组为(19.9±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9,P0.001);C-ESD组剥离速度(0.08±0.04)cm^(2)/min,快于传统ESD组的(0.06±0.04)cm^(2)/min(t=2.218,P=0.031);C-ESD组黏膜下注射次数2(1,2)次,少于传统ESD组的3(2,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01,P0.001)。两组病灶均整块切除。C-ESD组治愈性切除率100.0%(28/28),传统ESD组为88.9%(2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传统ESD组术后发生7例并发症,其中1例迟发性出血,5例迟发性穿孔和1例固有肌层损伤,C-ESD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C-ESD治疗结直肠NEN可缩短剥离时间,提高剥离速度,减少黏膜下层注射次数,提高治愈性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