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纯意向性客体”到“绝对意向性客体”——论埃科的客体理论及... 收藏

从“纯意向性客体”到“绝对意向性客体”——论埃科的客体理论及其符号学内涵

From Purely Intentional Objects to Absolutely Intentional Objects:Umberto Eco’s Object Theory from His Semiotic Perspective

作     者:卢嫕 Lu Yi

作者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510006 

出 版 物:《文艺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年 卷 期:2022年第42卷第6期

页      面:92-10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翁贝托·埃科实践诗学研究”[项目编号:GD22YWW02]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绝对意向性客体 纯意向性客体 存在性本体论框架 语义三角 客体理论 

摘      要:“绝对意向性客体是意大利学者翁贝托·埃科在他的演讲集《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中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在他的文学理论中,该概念被用以描述一类仅仅存在于虚构性叙事中的客体,这类客体不但能因“症候性属性被一再地确认,还会因符号性增衍机制而持续地存在。“绝对意向性客体自罗曼·英加登的“纯意向性客体发展而来,在《论文学作品》中,英加登以现象学为理论基础,视文学作品为分析对象,从而揭示了孕育“纯意向性客体的四层次本体形式。同样,埃科也在英加登的本体论文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阐发“绝对意向性客体概念,揭示出英加登的“存在性本体论框架在处理具体文艺现象时所表现出的不足。为了把普适的“存在性本体论框架发展为可被多元话语实践重塑的动态系统,埃科借助其符号学思考,改写经典的“语义三角框架,最终建构了他的“客体理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