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横断山南段上新世的植被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收藏

横断山南段上新世的植被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Vegetation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Pliocene of the southern Hengduan Mountains region

作     者:黄永江 苏涛 朱海 贾林波 胡瑾瑾 纪运恒 周浙昆 Yongjiang Huang;Tao Su;Hai Zhu;Linbo Jia;Jinjin Hu;Yunheng Ji;Zhekun Zhou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勐腊66303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出 版 物:《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

年 卷 期:2022年第30卷第11期

页      面:56-6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0184,4197202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183132) 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人才项目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YNWR-QNBJ-2019-261) 

主  题:横断山 上新世 化石植物群 古植被 古海拔 

摘      要:横断山南段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环境造就了高度丰富的植被多样性。这种植被多样性的演化与形成是植物学、生态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而植物化石是回答这一科学问题的重要媒介。本文基于横断山南段的9个上新世化石植物群,根据其植物组成和优势成分,分析其所代表的植被类型,总结了该地区上新世的植被多样性与空间分布,并结合古环境研究资料,探讨该地区植被多样性的兴起,植被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其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横断山南段在上新世时期已经具有了多种植被类型,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草地等,体现了丰富的植被多样性;植被类型从南面的偏热性植被向北面的偏温性植被逐渐转变,反映了当时随纬度变化的海拔梯度,植被类型与分布呈现出与现在高度相似的格局。同时,小范围内也具有适应于不同气候的植被类型,反映了当地较大的海拔落差,可能与高大山体的存在有着密切关联。我们推测,横断山南段现在丰富的植被多样性和随纬度变化的植被面貌最晚在上新世就已基本形成,但形成时间是否更早则需要更多、更老化石植物群的发现与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