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冠脉Z值联合Kobayashi风险评分系统在诊断川崎病冠脉损... 收藏

冠脉Z值联合Kobayashi风险评分系统在诊断川崎病冠脉损害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oronary Z-value Combined with Kobayashi Risk Score System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amage in Kawasaki Disease

作     者:黄葆莹 蒋苏华 彭伟彬 蒋威 HUANG Baoying;JIANG Suhua;PENG Weibin;JIANG Wei

作者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东佛山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统计室广东佛山528000 

出 版 物:《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Imaging Science and Photochemistry)

年 卷 期:2023年第41卷第1期

页      面:38-4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基  金:佛山市科技创新项目(2020001004968) 

主  题:冠状动脉 Z值 Kobayashi风险评分 川崎病 冠脉损害 

摘      要:本文探讨冠脉Z值联合Kobayashi风险评分系统评估川崎病冠脉损害的价值。选取108例川崎病(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诊冠脉无扩张患儿68例,纳入无损害组,损害组40例,包括仅冠状动脉扩张患儿10例,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11例,中型冠状动脉瘤患儿9例,大型冠状动脉瘤患儿10例。比较无损害组和损害组患儿临床资料、冠脉Z值及Kobayashi评分差异。损害组的年龄≤1岁、发热持续时间≥10 d、不完全性川崎病、延迟诊治和Kobayashi评分3分比例高于无损害组(P3分比例高于无扩张患儿(P0.05)。冠脉Z值联合Kobayashi评分诊断中型冠状动脉瘤/大型冠状动脉瘤的ROC曲线下面积较高。川崎病冠脉损害发生受患儿年龄、发热持续时间、诊治时间和Kobayashi评分等因素的影响,冠脉Z值联合Kobayashi评分在诊断冠脉损害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