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多主体协同”对流域生态补偿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收藏

“多主体协同”对流域生态补偿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Multi-agent Collaboration”on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Watershed Eco-compensation

作     者:赵晶晶 葛颜祥 李颖 ZHAO Jingjing;GE Yanxiang;LI Ying

作者机构: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出 版 物:《中国土地科学》 (China Land Science)

年 卷 期:2022年第36卷第11期

页      面:95-10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研究”(20BGL1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碳汇功能的粮食作物生态补偿机制研究”(71503148) 

主  题:流域生态补偿 多主体协同 运行绩效 主体关系 主体因素 

摘      要:研究目的:探讨“多主体协同对流域生态补偿运行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厘清流域生态补偿运行绩效提升的内在逻辑,为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主体关系、协同态度对流域生态补偿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协同能力对流域生态补偿的生态效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则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侧面反映出现阶段流域生态补偿运行绩效仍不尽人意。(3)主体关系是影响流域生态补偿运行绩效的关键变量,在协同态度、协同能力对运行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参与者决策是否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高质量关系主要受沟通、信任及公平的影响。(4)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高质量的主体关系更能提高受益区群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流域生态补偿的社会效应。研究结论:为发挥“多主体协同在提升流域生态补偿运行绩效方面的积极作用,需重视加强异质性主体对共同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期待与信心,提高各主体生态保护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利益相关者间关系质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