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收藏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aneurysmal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作     者:秦永文 吴弘 赵仙先 丁继军 郑兴 曹江 QIN Yong-wen;WU Hong;ZHAO Xian-xian;DING Ji-jun;ZHENG Xing;CAO Jiang

作者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内科上海200433 

出 版 物:《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年 卷 期:2006年第15卷第1期

页      面:6-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0703[理学-化学] 0702[理学-物理学] 1009[医学-特种医学] 10[医学] 

基  金:上海市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编号:014119003 

主  题:室间隔缺损 膜部瘤 心导管插入术 封堵器 

摘      要:目的 评价应用自行研制的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先心病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41例,年龄2~60岁,平均(18±11)岁。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3~12mm,平均(5.39±2.11)mm。应用7~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细腰型封堵器。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7d。出院前、术后l、6个月和1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结果4l例患者均封堵成功。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2.0~10.8mm,平均(5.04±1.71)mm。所用封堵器腰部直径为4~12mm,平均(7.27±2.30)mm。37例患者术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无残余分流,4例示微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经胸心脏超声,3例残余分流消失,1例仍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封堵器放置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前分支阻滞1例,随访期间未恢复,并发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心电监护示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1周后恢复。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同期成功封堵。X线透视时间8~50min,平均(13.60±5.14)min,操作时间30~150min,平均(66.14±20.70)min。随访1~17个月,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和溶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型室问隔缺损疗效可靠,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弥补了以往封堵器在封堵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方面的不足,该封堵器的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