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AMPA受体参与大鼠胸髓前角发育早期突触传递的生理学特点 收藏

AMPA受体参与大鼠胸髓前角发育早期突触传递的生理学特点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naptic Transmission of Anterior Horn Early Development in Thoracic Spinal Cord Mediated by AMPA Receptors in Rats

作     者:张雯秀 段红梅 谢雅彬 李曼丽 杨朝阳 李晓光 ZHANG Wen-xiu;DUAN Hong-mei;XIE Ya-bin;LI Man-li;YANG Zhao-yang;LI Xiao-guang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北京市10006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北京市100191 

出 版 物:《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年 卷 期:2015年第21卷第12期

页      面:1385-13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国家"863"计划项目(No.2012AA020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1271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No.3132010390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2BAI17B04)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201356)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No.2014DFA306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No.31130022) 

主  题: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 脊髓发育 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联系 大鼠 

摘      要:目的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参与大鼠脊髓发育早期突触传递的生理学特点。方法选取胎龄17 d(E17,n=12)和20 d(E20,n=12)的Wistar大鼠以及新生7 d(P7,n=12)的Wistar大鼠共计36只。胸髓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 MKⅡ)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MPA受体的分布,电生理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MED-64系统)检测AMPA受体参与突触传递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 EPSP)的变化。结果 E17大鼠脊髓灰质开始出现少量Ca MKⅡ阳性神经元,E20、P7大鼠脊髓周围Ca MKⅡ阳性神经元逐渐向内迁移,神经元的数量不断增多。电生理结果显示,E17、E20、P7大鼠诱发的f EPSP数量依次增多,并能够被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阻断,脊髓灰质内突触联系的空间网络范围显著减小(P0.001)。结论 AMPA受体参与大鼠脊髓早期发育,并作为脊髓前角神经网络中功能性突触联系的主要兴奋型受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