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测度及增长结构分解
The Measurement and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hina’s Dual Circulation作者机构: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100048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00028
出 版 物:《经济学动态》 (Economic Perspectives)
年 卷 期:2022年第11期
页 面:58-7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垄断势力的福利损失及产业政策优化研究:基于生产网络结构一般均衡模型方法”(72103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美经贸摩擦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研究”(20YJC790140) 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省级区域的全球价值链测度与事实”(72273121)
主 题:新发展格局 国内国际双循环 全球价值链 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分解
摘 要:科学测度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以及它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助于理解和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对2000—2021年中国经济循环的演变特征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因素结构分解方法探究各类经济循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的国内循环比重在2021年已达83.62%,与美国、日本等国内循环为主的发达国家基本接近,中国已在规模层面处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2)中国制造业正从简单国际循环向复杂国际循环转变,日益接近典型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国际循环特征。典型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经济循环程度总体上相对较高,且制造业技术水平越高,其国际循环越依赖国际生产分工,复杂国际经济循环的作用越大。(3)国内循环变动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并且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断强化。从经济循环的各类结构因素分解来看,最终需求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中又以内需变动的贡献最大。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当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促进自主创新和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制造业从参与逐渐转变为主导国际生产分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