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研究--以《记住乡愁》系列纪录片为... 收藏

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研究--以《记住乡愁》系列纪录片为例

Collective Memor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Districts:A Case Study of Documentary Series Homesickness in Mind

作     者:胡海胜 刘德财 郑艳萍 林文凯 李萌丽 HU Haisheng;LIU Decai;ZHENG Yanping;LIN Wenkai;LI Mengli

作者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南昌330032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南昌330032 

出 版 物:《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 卷 期:2022年第41卷第6期

页      面:88-92,11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JY117)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C21228) 

主  题:传统村落 革命老区 集体记忆 内容分析 《记住乡愁》系列纪录片 

摘      要:通过梳理《记住乡愁》系列纪录片中属于革命老区范围内的79个传统村落案例地,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时间要素三方面分析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结果表明:(1)纪录片中受访者以中老年人居多,提及内容与中国、历史、村民、村里、子孙等高频词均有较多的交集,正向情绪占比很高,但负向情绪中懒惰情绪也特别值得关注。(2)生产生活场景平均被提及频次最高,其他由高到低依次为民俗文化、公共空间与景观、民居与公共建筑、村落空间格局、村落基本信息、文献资料、保护与发展情况,物质类要素受到的关注度比非物质类要素稍高,而保护发展方面受到的关注度则明显偏低。(3)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村落的创始阶段、鼎盛阶段以及近现代阶段的人物、故事容易被人提起和记忆。各地应从增强传统村落主体认同感、保护传统村落地方特色要素、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推广、促进村落红旅记忆元素的融合4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来提升所在村落的集体记忆认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