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理解丧葬的社会维度——基于早期宗教人类学理论 收藏

理解丧葬的社会维度——基于早期宗教人类学理论

Social Dimension to Understanding Funeral——Based on Early Theories of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作     者:唐沈琦 潘天舒 TANG Shenqi;PAN Tianshu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出 版 物:《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2年第44卷第5期

页      面:43-5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主  题:丧葬 社会 社会学派 功能学派 

摘      要:自19世纪末期以来,丧葬议题一直附着于宗教研究之上,未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式。出于对唯智论的反思,法国社会学派强调丧葬研究中的社会维度,社会的形态、结构、组织、制度、社群等要素成为理解丧葬的主要途径,社会被视作自我维持的机体,个体死亡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互为譬喻。到20世纪中期,在功能学派的影响下,丧葬的社会功能分析成为界说丧葬的特定方式,并在汉人社会的社区与村落民族志中成为既定、必须之部分。在具体的民族志中,丧葬被视作仪式性的社会风俗,或是产生于人之内在需求的实践,对地方社会结构具有整合、拆分、连续等功能。作为一种外部的表述视角,社会维度是早期宗教人类学理解丧葬的主要范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