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7年8月13日长江中上游强降水云系形成分析 收藏

2017年8月13日长江中上游强降水云系形成分析

Analysis of Formation of Heavy Precipitation Cloud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on 13th August, 2017

作     者:王琼洁 史欣怡 楚岱蔚 

作者机构:杭州市余杭区气象局浙江 杭州 

出 版 物:《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年 卷 期:2022年第11卷第6期

页      面:1009-1023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主  题:长江中下游 强降水 副热带高压 云系发展 

摘      要:本文利用ERA-5再分期资料、每日降水资料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的云图资料以及美国NoAA网站发布的Himawari云图资料,对2017年8月13日长江中上游强降水过程云系的形成从实况、环流形势以及热力、动力和水汽诊断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强降水过程对应的云系落区主要位于云系北侧,达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等级;此次降水云系主要由华南到东海一带上空多云团演变发展形成;高低空环流形势上,地面有一准静止锋位于长江流域,锋前形成江淮气旋;500 hPa位势高度上表现为欧亚中高纬度呈两槽一脊的经向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北抬西伸,冷暖气流于江淮流域交汇,低层有加强的偏东气流将大量水汽输送至我国南部地区,江淮流域建立的低涡、切变线形势,低涡、切变线是准静止锋对应云系形成和维持的基础;热力方面,中纬度地区有物质以及能量密集交换,动力方面,垂直速度场上东海–华南一带有三个垂直上升运动大值区,高低层散度与之配合,加强了上升运动,对应云系的发展;水汽方面,700 hPa上青藏高原南部到东海一带为相对湿区,云系即生成在该湿区一带,之后相对湿度中心减弱,此时云系新生、发展也减弱,主要沿着湿区想东北方向移动,且在海上的湿中心加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