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冲突到共生——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公园的制度逻辑 收藏

从冲突到共生——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公园的制度逻辑

From Conflict to Mutualism: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National Par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作     者:蔡晓梅 苏杨 Cai Xiaomei;Su Yang

作者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管理世界杂志社 

出 版 物:《管理世界》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年 卷 期:2022年第38卷第11期

页      面:131-14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8[工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119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力拓研究基金项目资助。 

主  题:国家公园 生态文明 政治利益维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 

摘      要:国家公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本文采用制度分析和博弈论方法,力图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过程反映生态文明初露端倪的特征及其演变的制度逻辑: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整体进展最快、制度改革最系统的领域,国家公园建设反映了中国在生态文明时期发展方式的变化。既往的自然保护地,往往呈现保护与发展两张皮、保护机构与地方政府及原住民冲突多发的局面。2015年开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生态文明体制涉及的责权利相关制度开始调整,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维度及相互利益关系开始变化:对国家公园相关各层级地方政府而言,加入了以“生态保护第一和“全民公益性为特征的政治利益维度后,其在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上形成了利益均衡、激励相容。这种变化在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的武夷山体现得尤为典型,其反映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特征、重点:(1)从中央层面在生态相关责权利制度安排上的调整和转移支付开始,形成各级政府以及企业、原住民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总体均衡和生态利益外溢,在制度和发展效果上初步形成了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的特征,从冲突到共生的制度逻辑就是制度调整带来的多方多利益维度得利。(2)中央树立政绩观并统筹调整责权利制度是实现共生的前提,然后不同主体的最佳行动策略是:省政府有效介入、国家公园管理局高效落实以及基层地方政府全面协助,其中省政府是实现最佳行动策略的关键主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