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作为反思结构的“后现代”——论《尤利西斯》与《玫瑰的名字》的... 收藏

作为反思结构的“后现代”——论《尤利西斯》与《玫瑰的名字》的“开放”及其创造性诠释思想

Refective Structure in the Post-modern Writing: The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Thought in “Open Work” of Ulysses and The Name of the Rose

作     者:卢嫕 Lu Yi

作者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版 物:《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年 卷 期:2022年第6期

页      面:50-5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翁贝托·埃科实践诗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开放的作品 后现代 《尤利西斯》 《玫瑰的名字》 创造性诠释 

摘      要:翁贝托·埃科的“后现代是建立在创作与诠释之间对话关系之上的一种反思结构。在《开放的作品》中,埃科就已产生了该种思想,并根据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定义了两种“开放的作品,即“运动着的结构与“我们于其中运动的结构。“运动着的结构被视为一种挑战读者知识储备与创造理想读者的先锋美学形式,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所使用的“大量铺陈技法正是其中的代表。虽然“大量铺陈技法是古典修辞的一次当代再现,是作者向读者传达其重返历史的“后现代意图的一种非典型“现代主义技法,但埃科认为,“现代主义的外在先锋美学形式阻碍了内在意图的传达,从而使作品变得封闭。埃科在“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双重编码结构的启发下创作了《玫瑰的名字》,把传统类型叙事“侦探小说即“我们于其中运动的结构设计为小说的外在框架,而把“元叙事和“互文反讽等“后现代技法作为传达作者意图并与读者进行对话的内在手段。埃科通过改良《尤利西斯》的文学策略,使他的“后现代创作成为了一种以内在的反思性结构启发读者的创造性诠释。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