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阿霉素诱导心肌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收藏

阿霉素诱导心肌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Construction of a mouse model of adriamycin-induced cardiomyopathy

作     者:张庆领 张云鹏 周赞东 张跃 刘彤 ZHANG Qingling;ZHANG Yunpeng;ZHOU Zandong;ZHANG Yue;LIU Tong

作者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天津300211 

出 版 物:《中国癌症杂志》 (China Onc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32卷第10期

页      面:948-95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1YJSB2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0270、82170327)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TJYXZDXK-029A)。 

主  题:阿霉素心脏毒性 心肌病 肿瘤心脏病 模型 

摘      要:背景与目的:阿霉素又称多柔比星,是临床实践中治疗各种肿瘤中有效、应用广泛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之一,属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然而该药物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剂量依赖性心脏毒性,因而成为肿瘤心脏病学领域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统一、稳健的阿霉素诱导心肌病模型的构建方法。为探讨最佳给药剂量及频次构建阿霉素诱导急性心肌病设计本实验。方法:40只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CO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以及在阿霉素累积剂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给药剂量及频次的M1组(单次给药15 mg/kg)、M2组(单次5 mg/kg,连续3d给药)、M3组(单次7.5 mg/kg,隔天给药,共2次)腹腔注射阿霉素构建阿霉素诱导急性心肌病模型。分别从小鼠一般生命体征、体重变化和存活率、心脏超声、体表心电图、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及心肌组织形态改变等方面综合评估造模效果。结果:与CON相比,M1、M2、M3组小鼠体重均显著下降(P0.001);M3组较M1和M2组存活率更高(80%vs 40%、50%,P0.05)。相较于CON、M1组和M2组,体表心电图显示M3组PR间期[(0.0642±0.0038)s vs(0.0423±0.0009)s、(0.0527±0.0079)s和(0.0620±0.0012)s,P均0.05]、QT间期[(0.0475±0.0002)s vs(0.0220±0.0009)s、(0.0386±0.0044)s和(0.0444±0.0030)s,P均0.05]显著延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M3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下降(40.40%±2.24%vs 54.72%±1.64%、46.00%±4.41%和54.68%±3.38%,P均0.05),M3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19.40%±1.20%vs 27.88%±1.05%、22.57%±2.50%和27.86%±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脏标志物检测显示,与CON相比,阿霉素给药组M1组、M2组、M3组血清NT-pro BNP水平显著升高[(638.13±12.69)pg/mL vs(1271.36±11.76)pg/mL、(1270.85±36.19)pg/mL和(1225.26±24.19)pg/mL,P均0.05]。组织形态学显示,M3心肌细胞空泡化程度及数量显著高于CON、M1和M2(81个/视野vs 3个/视野、65个/视野、34个/视野,P0.05)。结论: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急性心肌病模型的方法简便、可靠;阿霉素腹腔注射剂量7.5 mg/kg,隔天给药2次,累积剂量15 mg/kg模型最理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